热点关注

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3)

来源: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     2024-04-23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

消费者网(www.bjxf315.com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作为传统销售模式的一种补充,直销以其独特的营销方式、灵活的运作机制和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并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据了解,目前我国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名单中已有88家正式登记的直销企业。

我国直销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涵盖保健品、化妆品、家居用品、食品等多个领域。根据相关报道,2022年直销行业直接产值在1200亿元人民币左右,互动关联产业形成间接产值在5000 亿元人民币左右,直销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直销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直销企业也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直销行业的迅猛发展,有关消费维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行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挑战。直销消费维权问题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直接关系到直销行业的信誉和发展。直销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紧密性。消费者对于直销产品的购买往往基于对品牌的信任和对产品的直接体验。然而,在实际消费过程中,由于部分直销企业存在经营资质不全、虚假夸大宣传、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不畅以及涉嫌违法传销等问题,导致相关消费纠纷时有发生。

因此,采集分析直销行业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直销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通过对直销行业的消费维权舆情进行汇总分析研究,为直销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合规建议,为监管部门提供舆情分析结论和政策建议,共同促进直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二、分析思路

为全面了解直销行业消费维权问题,本报告采集了20231月至202312月有关直销行业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并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数据指标分类,通过数据处理识别具体问题类型,分析研究直销行业的主要消费维权问题。同时在汇总数据基础上,进一步识别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涉及的企业和问题类型,分析得出不同企业的消费维权舆情比例,并将具体企业与主要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主要企业的主要问题类型。

三、直销行业网络消费维权舆情概况

(一)舆情收集指标与方法

针对目前直销行业网络消费者维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报告按照直销行业网络消费维权出现的问题类型将主要问题分为直销资质、产品销售、直销运营3个方面,并具体向下细分为经营资质、人员资质、产品宣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违规避责、涉嫌传销7类问题,具体指标与涉及问题如下表:

(二)舆情总体概况

通过对以上指标体系和采集规则,本报告采集了20231月份至202312月份的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共计25978条。通过对每条数据关键词进行词云统计,得到词云图如下:

通过词云图可知,本次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的关键词以“虚假”“宣传”“夸大”“传销”等为中心,这也能反映出直销的主要问题所在。

(三)信源分布

通过对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的数据源进行分类统计,其中资讯类信源包括媒体报道、政府网站以及消费者网等消费维权类信息网站。资讯类数据比例达到67%,为主要数据源;微博类数据比例达到28%,微信类数据比例达到3%。具体数据源比例如下图:

(四)舆情时间趋势

通过分析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的总体数据时间趋势发现,在20233月数据量达到峰值,存在3000条以上;有7个月数据在2000条以上,其余数据均在1000条上下浮动,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直销行业的消费维权舆情存在递减的趋势。

(五)舆情主要类型概况

通过汇总分析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的总数据发现,在总计25978条数据中,有关筹款发起过程的直销资质问题的数据量有2572条,比例达到9.90%;有关产品销售问题的业务办理问题数据量有14869条,比例达到57.24%,有关直销运营问题的数据量有8537条,比例达到32.86%。这说明直销行业消费维权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销售问题上。

直销资质问题的经营资质问题比例为9.79%;产品销售问题的产品质量问题比例达到44.61%;直销运营问题的涉嫌传销问题比例达到18.06%;在所有的直销行业消费维权问题中产品质量问题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44.61%。相关问题具体数据量与比例如下表:

(六)舆情案例

1.经营资质问题

1)据中国网财经2023117日报道, NEW U LIFE(新生命)公司曾与直销企业天福天美仕(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福天美仕)开展合作并共同组建子公司。同年新优活日用品(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然而双方合作被媒体质疑为“挂靠”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文件通知,部分直销企业通过挂靠、转让股权、相互交叉持股等多种方式与其他企业合作,涉嫌变相转让直销经营许可证。其中天福天美仕被点名通报。

2)据中国财富网2023121日报道,完美部分产品无保健品生产许可证却以保健品名义卖,同时完美拿到了直销牌照,可是不会告诉你直销牌照是限制区域的。完美违背直销法,本质上还是传销。开个门店掩饰下,拉人头培训洗脑,买产品入会,靠下线拿提成。可怕的是做完美的人自认为传播健康打工的都是很傻的人。

3)据中视财经网2023913日报道,今年以来陆续接到网友爆料,北方大陆正晟康以“乡村振兴、绿色消费”为噱头,以“政策导向、消费返利”为诱饵,大肆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吸纳资金,涉嫌以传销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北京北方大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611日,法定代表人孙某凤,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曾因企业自身未履行法定义务被限制高消费,并多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目前该公司尚有932999元未被执行。通过商务部官网查询了解到,北京北方大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20151116日获批商务部第72号直销许可证。商务部核准的该公司的直销区域位于北京市的15个网点,直销产品仅12种。而实际上,北方大陆的直销区域早已超出北京,覆盖全国,而直销产品也并非备案的1类两种。

2.产品宣传问题

1)据北青网健康2023710日报道,日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消息,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第三分公司(简称:天狮生物第三分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及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器械广告”,被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0万元。

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当事人天狮生物第三分公司主要销售天狮、海莱美等品牌的产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天狮爱狮新零售”的六大赛道模块以及常用素材模块中发布商业广告。202356武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发现,天狮生物第三分公司通过该公众号涉嫌发布虚假广告及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器械广告。

2)据中财网2023322日报道,近日,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香雪制药”)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6.5万元,涉及广告合同纠纷。此外,香雪制药旗下全资子公司、全资孙公司也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形。

例如广东九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存在涉嫌广告违法的行为,对其罚款25万元。这并非香雪制药旗下公司首次宣传翻车,2020226日至228日,香雪制药孙公司广东香雪医药有限公司(下称“香雪医药”)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疫情居家预防”“广州市卫健委推荐”“广州疫情中医药防控专家组连开”等内容,对“粤抗1号”瓶装凉茶饮料进行宣传。然而,九极生物无法提供上述宣传的来源及真实性、科学性的依据,被依法处以30万元罚款。

3)据财经网2023313日报道,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006年获得商务部直销经营许可证。该公司曾因产品价格虚高、疗效涉嫌虚假宣传被央视报道。报道还指出,三生公司是备案的直销企业,直销产品有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两类共52种,但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大量出售批准目录之外的商品。此外,该公司还有一个神秘策略,即关键制度不留纸面。

3.产品质量问题

1)据中研网2023216日报道,春节期间,全国多地都在部署打击传销工作,目的其实就是一个,为了规范直销市场。传销对于直销行业的影响躲之不及,除了打传,还有质量监管更是近年来呈强化态势,春节刚过完,各行各业重新回归正轨的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56批次化妆品(含牙膏)不符合规定,多为洗发染发、防晒类、牙膏等产品,其中不乏有直销牌照的企业。个别直销企业目前已经陷入传销的调查之中,甚至直接被所属地的公安和监管部门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2)据消费者报道2023315日报道,20232月,《消费者报道》整理和分析了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01月至20232月公布的关于保健食品的质量抽检情况。

抽检结果显示,监管部门抽检中发现不合格保健食品共计70批次,不合格指标主要涉及微生物、维生素、水分、违禁药物、重金属、矿物质等,其中,微生物不合格次数较多,占比达到28.6%,其次是维生素和水分;值得注意的是,有7批次保健食品发现添加了违禁药物。不合格品牌方面,昂立多、碧生源、康恩贝、敖东、济公、金盖金维、果维康贝等知名品牌均有上榜,与此同时,也发现部分进口保健食品存在不合格的情况。

3)据新京报2023420日报道,近日北京罗麦科技有限公司因生产的麦肌能蛋白质固体饮料蛋白质含量不合格,被北京市怀柔区市场监管局罚款133186.95元。

详细处罚事由为:该公司生产的麦肌能蛋白质固体饮料标签标注执行标准为《GB/T 29602-2013 固体饮料》,其标签标注的蛋白质含量为13.1g,食用方法为:建议每盖配约350ml常温水饮用。依据涉案产品标注食用方法稀释所得的饮料,其蛋白质含量不符合《GB/T 29602-2013 固体饮料》5.4的规定。涉案产品货值金额共计26637.39元。

4.违规避责问题

1)据北青网健康2023515日报道,2023314日,为加强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发布了《2023年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根据该检查计划,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于2023421日对安永(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简称:安永中国)开展了日常监督检查。427日,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此次检查情况,根据通报显示,执法人员对安永中国食品生产者资质、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贮存及交付控制、不合格食品管理和食品召回、标签和说明书、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管理、信息记录和追溯、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前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内容进行了检查,要求安永中国于2023520日前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2)据广州日报客户端2023227日报道,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药业)成立于1997年,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一家以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为核心,以“智慧+”大健康为服务平台,实施中医药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的上市公司。2015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经营脱实向虚、无序扩张、财务造假,实控人马某田因操纵证券市场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导致资不抵债引发退市风险。康美药业202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净利润为负277.47亿元。2021422日,债权人向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康美药业进行破产重整。202111月,康美药业被以单位行贿罪判处罚金500万元;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国首例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作出判决,康美药业赔偿52037名投资者损24.59亿元。

5.涉嫌传销问题

1)据中国经济新闻网2023227日报道,成立37年的国民日化品牌隆力奇,近日被曝出,公司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或高达8亿元,其创始人兼董事长徐之伟取保候审。据苏州警方通报,隆力奇公司1.5亿元股权被冻结。而卷入原始股纠纷的股民,纷纷发帖称被诈骗要进行法律维权。隆力奇这个80后、90后“童年记忆”,曾经的美与现实的丑,形成了鲜明对比。

2)据中国质量新闻网实地调查,在20232月中旬,青岛海之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山东青岛举办“海之圣2022年度荣耀表彰盛典暨2023春季启动大会”期间,“推荐”“层级”“裂变”“双轨制”“奖金”这些词汇被反复提及。该项奖励根据安置小区累计业绩再次对经销商进行级别划分,有主任、经理、高级经理、资深经理、总监、高级总监、资深总监等共10个级别,而全球董事能拿下边10代经销商的奖励。海之圣招商制度中还有招商收益、社群分红、复购奖共四项奖励。例如,招商收益为,推荐第一单返10%,第二单返40%,第三单返100%,三单一循环,该项奖励超过3个层级。此外,在私下了解制度时,海之圣总监级别经销商王某讲解海之圣的多重奖金制度涉及了多层级、级差奖、双轨制奖金等模式。

对于上述海之圣的奖金制度模式,有关法律人士表示:“从资料来看,海之圣所谓被发展人员根据消费413元、1980元、9900元、49500元不等确定为嗨粉、优客、代理商、服务中心,实际上是要求被发展人员缴纳入门费。海之圣要求被推荐人员通过认购产品成为经销商,经销商再继续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并依据发展人员业绩给上线报酬,发展人员可拿线下3代以上层级经销商的返利,属于以巨额回报吸引他人加入、并吸引加入者再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情况,其推广模式已涉嫌传销。是否确定构成传销,有待职能部门进一步调查取证。

3)据中国经济网2023419日报道,328日,湖北省巴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巴东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发布风险预警提示,“铸源智家”“永倍达”涉嫌传销及非法集资,群众不要轻信他人诱导,不要眼红高额回报,远离传销陷阱,避免财产损失。无独有偶,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市、来凤县三地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场监管局此前也曾针对“铸源智家”“永倍达”发布风险提示。其中,利川市分别在20221223日、2023320日两次发布“铸源智家”“永倍达”存在风险预警提示。

上述风险提示提醒,天津铸源健康科技集团及其子公司在全国不少省、市(县)设有以“铸源”“铸源智家”“永倍达”为字号名称的分支机构,“铸源智家”“永倍达”商城平台疑似以“电商惠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噱头,涉嫌非法传销、非法集资。

四、直销行业品牌消费维权舆情概况

(一)数据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业务数据统一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注册的直销企业共88家。因此,本报告在直销行业总舆情数据的基础上,对目前注册的88家企业进行进一步的舆情问题识别,通过识别发现,涉及企业的舆情数据中涉嫌传销问题占比最大,为45%;产品宣传问题次之,为35%。其他问题的比例如下图:

可以发现,总体舆情问题类型的分布比例与企业舆情问题类型的分布比例有所差异,这反映出总体上直销行业不仅仅是注册在内的企业的问题,也包括一些无资质进行售卖的问题。

(二)主要企业维权舆情概况

通过对88个企业进行舆情统计分析发现,隆力奇、无限极、九极、安利等企业的相关消费维权舆情比例较高。而在88家企业中,涉及消费维权舆情的企业占据绝大多数,达到66家。具体各企业维权舆情频率和比例如下表:

为进一步区分不同维度下直销企业的舆情情况,本报告选取直销企业性质与企业涉及产品的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其中直销企业性质的划分主要依据商务部对直销企业性质的划分;企业涉及的产品类型主要参考商务部对直销企业销售产品类型的登记,并结合总体情况,最终将产品类型归类为保健品和日用品两大类,其中保健品包括保健用品、保健器械等,日用品包括化妆品、保洁用品,家具电器等。具体各维度的舆情总体数据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涉及问题舆情的企业中内资企业数量更多,同时内资企业舆情均值高于外资企业;关于企业涉及产品类型方面,涉及保健品的企业数量较多,同时涉及保健品的企业舆情均值低于涉及日用品的企业舆情均值。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维度具体企业的情况,报告分别选取内资、外资、涉及保健品、涉及日用品各维度的舆情排名前10的企业进行具体舆情比例的分析(不同维度下企业可能有重复),具体情况如表5和表6所示:

由上表知,不同性质下直销企业的舆情分布情况状况有所差异,内资企业方面,其分布频率波动较大,外资企业分布频率波动较小。

由上表可知,涉及不同产品类型的企业分布频率较为相似,同时既涉及保健品也涉及日用品的企业数量较多。

(三)不同性质企业维权舆情类型概况

通过上述分析,本报告希望继续分析不同性质的相关企业舆情情况,将企业性质与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不同性质下企业问题类型的分布情况,具体比例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不同性质下直销企业的问题分布与总体直销企业问题分布重点一致,主要突出在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方面,同时在一些其他问题方面,不同性质下的直销企业情况各异,例如内资企业经营资质问题较突出,外资企业产品质量问题较突出。

同时报告分别选取内资、外资直销企业中舆情排名前10的企业与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具体企业的涉及突出问题类型与总体企业的问题类型分布一致,主要突出在违规避责问题、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这三方面,其中细看具体企业,部分企业涉嫌传销问题更突出,部分企业违规避责问题更突出,这说明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四)不同产品类型企业维权舆情类型概况

本报告继续分析不同产品类型的相关企业舆情情况,将企业产品类型与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不同产品类型下企业问题类型的分布情况,具体比例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涉及不同产品类型下直销企业的问题分布与总体直销企业问题分布重点一致,主要突出在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方面,同时在一些其他问题方面,不同性质下的直销企业情况各异,例如涉及保健品的企业在违规避责问题方面较突出。

同时报告分别选取涉及保健品、日用品直销企业中舆情排名前10的企业与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具体企业的涉及突出问题类型与总体企业的问题类型分布一致,主要突出在违规避责问题、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这三方面,其中细看具体企业,部分企业涉嫌传销问题更突出,部分企业违规避责问题更突出,这说明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五、舆情分析与建议

(一)舆情分析

1.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反映的主要问题

汇总分析舆情数据发现,随着我国直销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其背后也暴露了部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了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首先是直销资质问题中经营资质问题和人员资质问题需要注意,其中经营资质问题尤为突出。直销资质问题是直销行业的基本问题,舆情占比为9.90%。其中直销资质问题中的经营资质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9.79%,数据量为2542,主要涉及跨区域经营、超范围销售、无直销资格等问题。人员资质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0.12%,数据量为30,主要涉及不出示直销员证、不提供推销合同、人员未培训等问题。

其次是产品销售问题中的产品宣传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与售后服务问题也需引起重视。产品销售问题是直销行业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其中产品宣传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12.15%,数据量为3157;产品质量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44.61%,数据量为11588;售后服务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0.48%,数据量为124。其中虚假宣传、过度推销、产品损坏、三无产品 、拒绝退货退款等是产品销售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此外是直销运营需要在规范中发展。直销运营问题主要包括违规避责问题、涉嫌传销问题。其中违规避责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14.80%,数据量为3845;涉嫌传销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18.06%,数据量为4692;主要涉及偷税漏税、推卸责任、非法集资、变相传销等问题。

2.直销行业相关企业维权舆情概况

据了解,目前直销行业共有注册企业88家。总体来看,直销企业所涉及的问题类型与直销行业总体问题类型分布有所差异。舆情数据反映的直销消费维权问题,主要是无直销资格开展直销业务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其中,隆力奇的消费维权舆情占比最高,为33.81%;其次为无限极,占比5.20%;此外是九极、安利和天津天师,占比分别为4.18%3.61%3.61%从内资企业来看,隆力奇、九极、天津天狮、康美和铸源健康等直销企业的消费维权舆情数量排在前五位;从外资企业来看,无限极、安利、玫琳凯、如新和完美等企业的消费维权舆情数量排在前五位。

通过不同维度对直销企业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不同类别直销企业的问题存在差异。从直销企业的性质维度分析发现,外资企业的舆情均值为34.45、内资企业的舆情均值为49.59,内资企业涉及的问题舆情相对较多;从涉及产品类型维度分析发现,涉及保健品的企业舆情均值为49.12,涉及日用品的企业舆情均值为60.97。进一步分析具体企业涉及的问题类型发现,具体企业的涉及突出问题类型与总体企业的问题类型分布一致,主要反映在违规避责问题、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发现,有的企业涉嫌传销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涉嫌违规避责问题比较突出,这说明不同企业的具体问题存在一定差异。

(二)相关建议

1.针对有关部门的建议

第一、健全法规规章制度:有关部门应针对直销行业的特点和问题,进一步健全相关法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和直销企业的责任义务,为直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法规制度保障。

第二、加强日常监管:有关部门应对直销行业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虚假宣传、违规销售、产品质量以及涉嫌传销等问题,并且公开曝光,发挥监管惩治威慑力,引导和督促直销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普法宣传:对《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等法规知识加大宣传普及力度,通过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直销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第四、加强信息披露: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公布直销行业相关情况以及有关直销企业信息,尤其是一些跟消费者有重要利害关系的风险提示信息,既发挥信用监管的震慑作用,又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第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有关部门应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公众对违法违规或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回应社会关切。同时鼓励媒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直销行业进行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凝聚社会力量协同共治。

2.针对直销企业的建议

第一、增强合法合规意识:直销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其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而不是所谓的营销活动。直销企业要主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厘清直销与非法传销的法律边界,依法依规开展直销经营业务。

第二、落实信息备案和披露制度:直销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完备的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本企业所在直销区域、直销产品以及直销人员相关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企业相关经营情况。

第三、落实换货和退货制度。直销企业要建立健全换货和退货制度,符合换货或退货要求的,要在7天内办理换货或退货;如果与消费者发生退换货纠纷的,直销企业应主动承担举证责任,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加强人员培训。直销员是面对消费者的一线人员,直销企业应对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才能颁发直销员证。要求直销员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时出示直销员证和推销合同,售前向消费者详细介绍退货制度,售后向消费者提供发票和售货凭证。

3.针对消费者的建议

第一、主动学习直销法规知识:消费者在购买相关直销产品前,要先了解直销行业的相关法规知识,主动学习《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等法规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理性消费,遇到问题依法维权。

第二、选择正规直销企业产品:购买直销产品之前,要通过商务部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否获得正规直销牌照,查看其销售区域和销售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对于不在公示目录的企业和不在公示范围的产品,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

第三、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消费者在购买前要认真查看直销员证和推销合同,详细了解退换货制度。购买时要主动索要购物发票等消费凭证,以防遇到问题方便举证维权。

第四、遇到问题依法维权:消费者如果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发现直销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固定和收集好相关证据,依法维权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共同促进直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11.jpg

    在线旅游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3)

  • 餐饮行业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

  • 表4.png

    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

  • W020231216374743529517.png

    农产品直播电商消费舆情分析报告(2023)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4号楼1611

电话:010-63361378 邮箱:bjxfz315@126.com

ICP备案号:京ICP备18023807号-1

> 热点关注 > > 正文

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报告(2023)

2024-04-23来源: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消费者保护法研究中心

消费者网(www.bjxf315.com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直销是指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作为传统销售模式的一种补充,直销以其独特的营销方式、灵活的运作机制和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并形成了庞大的消费市场。据了解,目前我国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名单中已有88家正式登记的直销企业。

我国直销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涵盖保健品、化妆品、家居用品、食品等多个领域。根据相关报道,2022年直销行业直接产值在1200亿元人民币左右,互动关联产业形成间接产值在5000 亿元人民币左右,直销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消费者对直销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直销企业也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直销行业的迅猛发展,有关消费维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为行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挑战。直销消费维权问题不仅关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直接关系到直销行业的信誉和发展。直销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其品牌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紧密性。消费者对于直销产品的购买往往基于对品牌的信任和对产品的直接体验。然而,在实际消费过程中,由于部分直销企业存在经营资质不全、虚假夸大宣传、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不畅以及涉嫌违法传销等问题,导致相关消费纠纷时有发生。

因此,采集分析直销行业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直销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通过对直销行业的消费维权舆情进行汇总分析研究,为直销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合规建议,为监管部门提供舆情分析结论和政策建议,共同促进直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二、分析思路

为全面了解直销行业消费维权问题,本报告采集了20231月至202312月有关直销行业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并对采集到的舆情信息进行数据指标分类,通过数据处理识别具体问题类型,分析研究直销行业的主要消费维权问题。同时在汇总数据基础上,进一步识别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涉及的企业和问题类型,分析得出不同企业的消费维权舆情比例,并将具体企业与主要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主要企业的主要问题类型。

三、直销行业网络消费维权舆情概况

(一)舆情收集指标与方法

针对目前直销行业网络消费者维权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报告按照直销行业网络消费维权出现的问题类型将主要问题分为直销资质、产品销售、直销运营3个方面,并具体向下细分为经营资质、人员资质、产品宣传、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违规避责、涉嫌传销7类问题,具体指标与涉及问题如下表:

(二)舆情总体概况

通过对以上指标体系和采集规则,本报告采集了20231月份至202312月份的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共计25978条。通过对每条数据关键词进行词云统计,得到词云图如下:

通过词云图可知,本次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的关键词以“虚假”“宣传”“夸大”“传销”等为中心,这也能反映出直销的主要问题所在。

(三)信源分布

通过对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的数据源进行分类统计,其中资讯类信源包括媒体报道、政府网站以及消费者网等消费维权类信息网站。资讯类数据比例达到67%,为主要数据源;微博类数据比例达到28%,微信类数据比例达到3%。具体数据源比例如下图:

(四)舆情时间趋势

通过分析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的总体数据时间趋势发现,在20233月数据量达到峰值,存在3000条以上;有7个月数据在2000条以上,其余数据均在1000条上下浮动,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目前直销行业的消费维权舆情存在递减的趋势。

(五)舆情主要类型概况

通过汇总分析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的总数据发现,在总计25978条数据中,有关筹款发起过程的直销资质问题的数据量有2572条,比例达到9.90%;有关产品销售问题的业务办理问题数据量有14869条,比例达到57.24%,有关直销运营问题的数据量有8537条,比例达到32.86%。这说明直销行业消费维权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产品销售问题上。

直销资质问题的经营资质问题比例为9.79%;产品销售问题的产品质量问题比例达到44.61%;直销运营问题的涉嫌传销问题比例达到18.06%;在所有的直销行业消费维权问题中产品质量问题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44.61%。相关问题具体数据量与比例如下表:

(六)舆情案例

1.经营资质问题

1)据中国网财经2023117日报道, NEW U LIFE(新生命)公司曾与直销企业天福天美仕(厦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福天美仕)开展合作并共同组建子公司。同年新优活日用品(上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然而双方合作被媒体质疑为“挂靠”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文件通知,部分直销企业通过挂靠、转让股权、相互交叉持股等多种方式与其他企业合作,涉嫌变相转让直销经营许可证。其中天福天美仕被点名通报。

2)据中国财富网2023121日报道,完美部分产品无保健品生产许可证却以保健品名义卖,同时完美拿到了直销牌照,可是不会告诉你直销牌照是限制区域的。完美违背直销法,本质上还是传销。开个门店掩饰下,拉人头培训洗脑,买产品入会,靠下线拿提成。可怕的是做完美的人自认为传播健康打工的都是很傻的人。

3)据中视财经网2023913日报道,今年以来陆续接到网友爆料,北方大陆正晟康以“乡村振兴、绿色消费”为噱头,以“政策导向、消费返利”为诱饵,大肆向社会不特定人群吸纳资金,涉嫌以传销方式进行非法集资。

北京北方大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611日,法定代表人孙某凤,注册资本8000万元人民币。该公司曾因企业自身未履行法定义务被限制高消费,并多次被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目前该公司尚有932999元未被执行。通过商务部官网查询了解到,北京北方大陆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20151116日获批商务部第72号直销许可证。商务部核准的该公司的直销区域位于北京市的15个网点,直销产品仅12种。而实际上,北方大陆的直销区域早已超出北京,覆盖全国,而直销产品也并非备案的1类两种。

2.产品宣传问题

1)据北青网健康2023710日报道,日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消息,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天津第三分公司(简称:天狮生物第三分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及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器械广告”,被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30万元。

据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当事人天狮生物第三分公司主要销售天狮、海莱美等品牌的产品,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天狮爱狮新零售”的六大赛道模块以及常用素材模块中发布商业广告。202356武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发现,天狮生物第三分公司通过该公众号涉嫌发布虚假广告及未经审查发布医疗器械广告。

2)据中财网2023322日报道,近日,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香雪制药”)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36.5万元,涉及广告合同纠纷。此外,香雪制药旗下全资子公司、全资孙公司也存在虚假宣传的情形。

例如广东九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曾存在涉嫌广告违法的行为,对其罚款25万元。这并非香雪制药旗下公司首次宣传翻车,2020226日至228日,香雪制药孙公司广东香雪医药有限公司(下称“香雪医药”)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疫情居家预防”“广州市卫健委推荐”“广州疫情中医药防控专家组连开”等内容,对“粤抗1号”瓶装凉茶饮料进行宣传。然而,九极生物无法提供上述宣传的来源及真实性、科学性的依据,被依法处以30万元罚款。

3)据财经网2023313日报道,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2006年获得商务部直销经营许可证。该公司曾因产品价格虚高、疗效涉嫌虚假宣传被央视报道。报道还指出,三生公司是备案的直销企业,直销产品有保健食品和化妆品两类共52种,但除此之外,他们还在大量出售批准目录之外的商品。此外,该公司还有一个神秘策略,即关键制度不留纸面。

3.产品质量问题

1)据中研网2023216日报道,春节期间,全国多地都在部署打击传销工作,目的其实就是一个,为了规范直销市场。传销对于直销行业的影响躲之不及,除了打传,还有质量监管更是近年来呈强化态势,春节刚过完,各行各业重新回归正轨的同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56批次化妆品(含牙膏)不符合规定,多为洗发染发、防晒类、牙膏等产品,其中不乏有直销牌照的企业。个别直销企业目前已经陷入传销的调查之中,甚至直接被所属地的公安和监管部门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2)据消费者报道2023315日报道,20232月,《消费者报道》整理和分析了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01月至20232月公布的关于保健食品的质量抽检情况。

抽检结果显示,监管部门抽检中发现不合格保健食品共计70批次,不合格指标主要涉及微生物、维生素、水分、违禁药物、重金属、矿物质等,其中,微生物不合格次数较多,占比达到28.6%,其次是维生素和水分;值得注意的是,有7批次保健食品发现添加了违禁药物。不合格品牌方面,昂立多、碧生源、康恩贝、敖东、济公、金盖金维、果维康贝等知名品牌均有上榜,与此同时,也发现部分进口保健食品存在不合格的情况。

3)据新京报2023420日报道,近日北京罗麦科技有限公司因生产的麦肌能蛋白质固体饮料蛋白质含量不合格,被北京市怀柔区市场监管局罚款133186.95元。

详细处罚事由为:该公司生产的麦肌能蛋白质固体饮料标签标注执行标准为《GB/T 29602-2013 固体饮料》,其标签标注的蛋白质含量为13.1g,食用方法为:建议每盖配约350ml常温水饮用。依据涉案产品标注食用方法稀释所得的饮料,其蛋白质含量不符合《GB/T 29602-2013 固体饮料》5.4的规定。涉案产品货值金额共计26637.39元。

4.违规避责问题

1)据北青网健康2023515日报道,2023314日,为加强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并发布了《2023年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根据该检查计划,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于2023421日对安永(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简称:安永中国)开展了日常监督检查。427日,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此次检查情况,根据通报显示,执法人员对安永中国食品生产者资质、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贮存及交付控制、不合格食品管理和食品召回、标签和说明书、食品安全自查、从业人员管理、信息记录和追溯、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前次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等内容进行了检查,要求安永中国于2023520日前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2)据广州日报客户端2023227日报道,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美药业)成立于1997年,于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是一家以中药饮片生产、销售为核心,以“智慧+”大健康为服务平台,实施中医药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的上市公司。2015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经营脱实向虚、无序扩张、财务造假,实控人马某田因操纵证券市场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导致资不抵债引发退市风险。康美药业2020年度合并财务报表净利润为负277.47亿元。2021422日,债权人向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康美药业进行破产重整。202111月,康美药业被以单位行贿罪判处罚金500万元;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全国首例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作出判决,康美药业赔偿52037名投资者损24.59亿元。

5.涉嫌传销问题

1)据中国经济新闻网2023227日报道,成立37年的国民日化品牌隆力奇,近日被曝出,公司因涉嫌传销、非法集资或高达8亿元,其创始人兼董事长徐之伟取保候审。据苏州警方通报,隆力奇公司1.5亿元股权被冻结。而卷入原始股纠纷的股民,纷纷发帖称被诈骗要进行法律维权。隆力奇这个80后、90后“童年记忆”,曾经的美与现实的丑,形成了鲜明对比。

2)据中国质量新闻网实地调查,在20232月中旬,青岛海之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在山东青岛举办“海之圣2022年度荣耀表彰盛典暨2023春季启动大会”期间,“推荐”“层级”“裂变”“双轨制”“奖金”这些词汇被反复提及。该项奖励根据安置小区累计业绩再次对经销商进行级别划分,有主任、经理、高级经理、资深经理、总监、高级总监、资深总监等共10个级别,而全球董事能拿下边10代经销商的奖励。海之圣招商制度中还有招商收益、社群分红、复购奖共四项奖励。例如,招商收益为,推荐第一单返10%,第二单返40%,第三单返100%,三单一循环,该项奖励超过3个层级。此外,在私下了解制度时,海之圣总监级别经销商王某讲解海之圣的多重奖金制度涉及了多层级、级差奖、双轨制奖金等模式。

对于上述海之圣的奖金制度模式,有关法律人士表示:“从资料来看,海之圣所谓被发展人员根据消费413元、1980元、9900元、49500元不等确定为嗨粉、优客、代理商、服务中心,实际上是要求被发展人员缴纳入门费。海之圣要求被推荐人员通过认购产品成为经销商,经销商再继续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并依据发展人员业绩给上线报酬,发展人员可拿线下3代以上层级经销商的返利,属于以巨额回报吸引他人加入、并吸引加入者再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情况,其推广模式已涉嫌传销。是否确定构成传销,有待职能部门进一步调查取证。

3)据中国经济网2023419日报道,328日,湖北省巴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巴东县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发布风险预警提示,“铸源智家”“永倍达”涉嫌传销及非法集资,群众不要轻信他人诱导,不要眼红高额回报,远离传销陷阱,避免财产损失。无独有偶,湖北省恩施市、利川市、来凤县三地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和市场监管局此前也曾针对“铸源智家”“永倍达”发布风险提示。其中,利川市分别在20221223日、2023320日两次发布“铸源智家”“永倍达”存在风险预警提示。

上述风险提示提醒,天津铸源健康科技集团及其子公司在全国不少省、市(县)设有以“铸源”“铸源智家”“永倍达”为字号名称的分支机构,“铸源智家”“永倍达”商城平台疑似以“电商惠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噱头,涉嫌非法传销、非法集资。

四、直销行业品牌消费维权舆情概况

(一)数据说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业务数据统一平台数据显示,目前注册的直销企业共88家。因此,本报告在直销行业总舆情数据的基础上,对目前注册的88家企业进行进一步的舆情问题识别,通过识别发现,涉及企业的舆情数据中涉嫌传销问题占比最大,为45%;产品宣传问题次之,为35%。其他问题的比例如下图:

可以发现,总体舆情问题类型的分布比例与企业舆情问题类型的分布比例有所差异,这反映出总体上直销行业不仅仅是注册在内的企业的问题,也包括一些无资质进行售卖的问题。

(二)主要企业维权舆情概况

通过对88个企业进行舆情统计分析发现,隆力奇、无限极、九极、安利等企业的相关消费维权舆情比例较高。而在88家企业中,涉及消费维权舆情的企业占据绝大多数,达到66家。具体各企业维权舆情频率和比例如下表:

为进一步区分不同维度下直销企业的舆情情况,本报告选取直销企业性质与企业涉及产品的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其中直销企业性质的划分主要依据商务部对直销企业性质的划分;企业涉及的产品类型主要参考商务部对直销企业销售产品类型的登记,并结合总体情况,最终将产品类型归类为保健品和日用品两大类,其中保健品包括保健用品、保健器械等,日用品包括化妆品、保洁用品,家具电器等。具体各维度的舆情总体数据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涉及问题舆情的企业中内资企业数量更多,同时内资企业舆情均值高于外资企业;关于企业涉及产品类型方面,涉及保健品的企业数量较多,同时涉及保健品的企业舆情均值低于涉及日用品的企业舆情均值。

为进一步分析不同维度具体企业的情况,报告分别选取内资、外资、涉及保健品、涉及日用品各维度的舆情排名前10的企业进行具体舆情比例的分析(不同维度下企业可能有重复),具体情况如表5和表6所示:

由上表知,不同性质下直销企业的舆情分布情况状况有所差异,内资企业方面,其分布频率波动较大,外资企业分布频率波动较小。

由上表可知,涉及不同产品类型的企业分布频率较为相似,同时既涉及保健品也涉及日用品的企业数量较多。

(三)不同性质企业维权舆情类型概况

通过上述分析,本报告希望继续分析不同性质的相关企业舆情情况,将企业性质与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不同性质下企业问题类型的分布情况,具体比例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不同性质下直销企业的问题分布与总体直销企业问题分布重点一致,主要突出在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方面,同时在一些其他问题方面,不同性质下的直销企业情况各异,例如内资企业经营资质问题较突出,外资企业产品质量问题较突出。

同时报告分别选取内资、外资直销企业中舆情排名前10的企业与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具体企业的涉及突出问题类型与总体企业的问题类型分布一致,主要突出在违规避责问题、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这三方面,其中细看具体企业,部分企业涉嫌传销问题更突出,部分企业违规避责问题更突出,这说明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四)不同产品类型企业维权舆情类型概况

本报告继续分析不同产品类型的相关企业舆情情况,将企业产品类型与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不同产品类型下企业问题类型的分布情况,具体比例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涉及不同产品类型下直销企业的问题分布与总体直销企业问题分布重点一致,主要突出在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方面,同时在一些其他问题方面,不同性质下的直销企业情况各异,例如涉及保健品的企业在违规避责问题方面较突出。

同时报告分别选取涉及保健品、日用品直销企业中舆情排名前10的企业与问题类型进行交互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知,具体企业的涉及突出问题类型与总体企业的问题类型分布一致,主要突出在违规避责问题、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这三方面,其中细看具体企业,部分企业涉嫌传销问题更突出,部分企业违规避责问题更突出,这说明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五、舆情分析与建议

(一)舆情分析

1.直销行业消费维权舆情反映的主要问题

汇总分析舆情数据发现,随着我国直销行业的不断发展,在其背后也暴露了部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影响了直销行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首先是直销资质问题中经营资质问题和人员资质问题需要注意,其中经营资质问题尤为突出。直销资质问题是直销行业的基本问题,舆情占比为9.90%。其中直销资质问题中的经营资质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9.79%,数据量为2542,主要涉及跨区域经营、超范围销售、无直销资格等问题。人员资质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0.12%,数据量为30,主要涉及不出示直销员证、不提供推销合同、人员未培训等问题。

其次是产品销售问题中的产品宣传问题、产品质量问题与售后服务问题也需引起重视。产品销售问题是直销行业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其中产品宣传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12.15%,数据量为3157;产品质量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44.61%,数据量为11588;售后服务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0.48%,数据量为124。其中虚假宣传、过度推销、产品损坏、三无产品 、拒绝退货退款等是产品销售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此外是直销运营需要在规范中发展。直销运营问题主要包括违规避责问题、涉嫌传销问题。其中违规避责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14.80%,数据量为3845;涉嫌传销问题舆情占总体维权问题舆情的18.06%,数据量为4692;主要涉及偷税漏税、推卸责任、非法集资、变相传销等问题。

2.直销行业相关企业维权舆情概况

据了解,目前直销行业共有注册企业88家。总体来看,直销企业所涉及的问题类型与直销行业总体问题类型分布有所差异。舆情数据反映的直销消费维权问题,主要是无直销资格开展直销业务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其中,隆力奇的消费维权舆情占比最高,为33.81%;其次为无限极,占比5.20%;此外是九极、安利和天津天师,占比分别为4.18%3.61%3.61%从内资企业来看,隆力奇、九极、天津天狮、康美和铸源健康等直销企业的消费维权舆情数量排在前五位;从外资企业来看,无限极、安利、玫琳凯、如新和完美等企业的消费维权舆情数量排在前五位。

通过不同维度对直销企业进行分类分析发现,不同类别直销企业的问题存在差异。从直销企业的性质维度分析发现,外资企业的舆情均值为34.45、内资企业的舆情均值为49.59,内资企业涉及的问题舆情相对较多;从涉及产品类型维度分析发现,涉及保健品的企业舆情均值为49.12,涉及日用品的企业舆情均值为60.97。进一步分析具体企业涉及的问题类型发现,具体企业的涉及突出问题类型与总体企业的问题类型分布一致,主要反映在违规避责问题、产品宣传问题、涉嫌传销问题等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发现,有的企业涉嫌传销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涉嫌违规避责问题比较突出,这说明不同企业的具体问题存在一定差异。

(二)相关建议

1.针对有关部门的建议

第一、健全法规规章制度:有关部门应针对直销行业的特点和问题,进一步健全相关法规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监管职责和直销企业的责任义务,为直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提供法规制度保障。

第二、加强日常监管:有关部门应对直销行业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依法查处虚假宣传、违规销售、产品质量以及涉嫌传销等问题,并且公开曝光,发挥监管惩治威慑力,引导和督促直销企业规范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普法宣传:对《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等法规知识加大宣传普及力度,通过普法宣传进一步增强直销企业的责任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第四、加强信息披露:有关部门需要及时公布直销行业相关情况以及有关直销企业信息,尤其是一些跟消费者有重要利害关系的风险提示信息,既发挥信用监管的震慑作用,又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第五、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有关部门应设立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公众对违法违规或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举报和投诉,并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回应社会关切。同时鼓励媒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直销行业进行监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凝聚社会力量协同共治。

2.针对直销企业的建议

第一、增强合法合规意识:直销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其核心竞争力仍然是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而不是所谓的营销活动。直销企业要主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直销管理条例》、《禁止传销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厘清直销与非法传销的法律边界,依法依规开展直销经营业务。

第二、落实信息备案和披露制度:直销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完备的信息报备和披露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本企业所在直销区域、直销产品以及直销人员相关信息,方便消费者了解企业相关经营情况。

第三、落实换货和退货制度。直销企业要建立健全换货和退货制度,符合换货或退货要求的,要在7天内办理换货或退货;如果与消费者发生退换货纠纷的,直销企业应主动承担举证责任,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加强人员培训。直销员是面对消费者的一线人员,直销企业应对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才能颁发直销员证。要求直销员向消费者推销产品时出示直销员证和推销合同,售前向消费者详细介绍退货制度,售后向消费者提供发票和售货凭证。

3.针对消费者的建议

第一、主动学习直销法规知识:消费者在购买相关直销产品前,要先了解直销行业的相关法规知识,主动学习《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等法规知识,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真正做到理性消费,遇到问题依法维权。

第二、选择正规直销企业产品:购买直销产品之前,要通过商务部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否获得正规直销牌照,查看其销售区域和销售产品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对于不在公示目录的企业和不在公示范围的产品,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

第三、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消费者在购买前要认真查看直销员证和推销合同,详细了解退换货制度。购买时要主动索要购物发票等消费凭证,以防遇到问题方便举证维权。

第四、遇到问题依法维权:消费者如果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发现直销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固定和收集好相关证据,依法维权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共同促进直销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大家都爱看
查看更多热点新闻